美國英特爾今(5)日宣布,其先進的18A制程技術已在亞利桑那州錢德勒市的Fab 52工廠正式投產,首款量產產品為代號「Panther Lake」的酷睿Ultra第三代AI PC处理器。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表示,18A制程採用先進的RibbonFET晶體管技術,良率已提升至85%,具備大規模量產條件,該制程的投產標誌著英特爾在先進制程競爭中重新趕上台積電與三星。
據介紹,Panther Lake芯片整合了全新的VPU 4.0單元,AI算力達到90TOPS,較上一代產品提升80%,可支持本地運行多種AI應用。英特爾計劃今年年底開始出貨,2026年1月實現廣泛市場供應,戴爾、惠普等PC廠商已確認將在新一代產品中搭載該芯片。此外,英特爾還透露,18A制程將用於代工亞馬遜Graviton 5伺服器芯片,相關產品預計2027年量產。
台灣供應鏈反應審慎,台積電供應鏈人士指出,英特爾18A制程雖實現量產,但在產能規模與客戶驗證上仍落後於台積電N3制程,台積電2奈米制程也即將於本季度晚些時候量產,技術領先優勢仍在。不過,英特爾的制程突破可能加劇高端芯片代工市場競爭,台積電已加快CoWoS先進封裝產能擴充,計劃2026年將光罩尺寸提升至5.5倍。業界分析認為,全球先進制程競爭將進入白熱化階段,台灣廠商需在制程研發與產能擴張上雙管齊下,鞏固市場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