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貿工部今(1)日與美國斯坦福大學聯合宣布,將投資15億新加坡元(約合78.8億人民幣)共建「新加坡-斯坦福半導體卓越研究院」,地點位於新加坡科學園,預計2026年第三季度正式運營。該研究院將重點研究先進半導體材料、量子芯片與AI芯片架構三大領域,計劃五年內培養500名博士級研發人才。
為吸引全球頂尖人才,新加坡推出了空前優厚的人才政策:研究院院長年薪達500萬新加坡元(約合2627萬人民幣),資深研究員年薪不低於200萬新加坡元,並提供住房補貼與子女教育綠卡通道。斯坦福大學將派遣20名終身教授駐點研究,並選派優秀博士生參與聯合培養項目,畢業生可優先進入新加坡半導體企業就業。新加坡貿工部長顏金勇表示,研究院將打造「全球半導體研發樞紐」,吸引全球頂尖企業參與合作,目前已與ASML、輝達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兩家企業將分別投入2億美元開展聯合研究。
這一舉動加劇了全球半導體人才爭奪戰,台灣業界面臨嚴峻挑戰。據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統計,目前台灣半導體業人才缺口達3萬人,其中高端研發人才缺口超過5000人。台積電、聯發科等大廠已陸續調高薪資,資深工程師年薪平均提升15%-20%,但與新加坡的報價仍有差距。台灣科技部今日緊急回應,將半導體相關科系博士獎學金金額提高至每年30萬新台幣,並與台積電合作推出「產學聯合培養計劃」,選派優秀學生赴國外頂尖高校深造,畢業後需在台灣企業服務五年。業界分析指出,人才競爭已成為半導體產業競爭的核心,台灣需在研發環境、生活品質等方面綜合提升,才能避免人才流失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