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正式通過車用半導體在地化法案 50億歐元補貼落地

歐盟委員會今(1)日在布魯塞爾召開特別會議,正式表決通過《車用半導體在地化發展法案》,該法案將於2026年1月1日起生效。根據法案內容,歐盟將在未來五年投入50億歐元補貼基金,用於支持車用半導體設計、製造及封測環節的在地化發展,目標2030年實現60%車用芯片歐洲本土供應,較目前20%的自給率大幅提升。
具體補貼措施包括:對在歐洲設廠的半導體企業給予15%的投資額補貼,其中德國、法國、義大利等核心國家將額外提供5%-10%的地方配套補貼;對採用歐洲本土設計芯片的車廠,給予每輛車300歐元的稅收返還;設立「車用芯片研發基金」,每年投入8億歐元支持先進車規芯片技術研發。歐盟內部市場委員蒂埃里·布雷東表示,法案通過後,德勒斯登、圖盧茲等六大產業集群將率先啟動建設,預計帶動私營部門投資超過200億歐元。
台灣廠商已開始爭取補貼紅利,台積電德國德勒斯登廠今日宣布追加10億歐元投資,將28奈米車用芯片產能從每月2萬片提升至3.5萬片,預計可獲得歐盟與德國政府共計1.8億歐元補貼。日月光則計劃在法國圖盧茲設立車用封測廠,投資額達12億歐元,主要服務大眾、雷諾等車廠。業界分析指出,歐盟在地化法案短期將提升台灣車用半導體廠商的投資積極性,但長期來看,歐盟要求企業與當地高校合作培養人才的規定,可能增加台灣廠商的在地化運營成本,需提前規劃人才儲備策略。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